l“新能源裝備及運維技術”湖南省普通高校科技創新團隊
新能源裝備及運維技術科技創新團隊對接國家及湖南省新能源戰略性産業需求,立足長株潭風電裝備制造和新能源汽車産業鍊,依托風電運維與測試技術湖南省工程實驗室、汽車動力與傳動系統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等省級科研平台,針對制約我國大型能源裝備性能與壽命的動力學及控制等問題,圍繞風電裝備測試與智慧運維、新能源裝備設計制造、電能變換與智能電網等方向開展應用科學研究、成果轉化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團隊現有專職人員15人,擁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人選1人、湖南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人、湖南省芙蓉學者講座教授1人、湖南省百人計劃人選1人、湖湘青年英才人選1人、省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省優秀教師1人、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并通過湖湘高層次人才聚集工程,柔性聘任了1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和1名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結構合理、研究方向聚焦、在國内有一定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團隊。
團隊帶頭人魏克湘,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湖南省優秀教師,湖南省普通高校學科帶頭人。

l“混合動力系統設計與控制”湖南省普通高校科技創新團隊
混合動力系統設計與控制團隊,以混合動力工程機械和電動汽車為研究對象,重點研究油電混合動力系統軸系動力學設計、分布式驅動電動汽車多電機的協調控制設計、車用變速器數字化開發系統設計等關鍵技術問題,為提升我國車輛制造業技術水平服務。
團隊共有研究人員1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講師2人。團隊經過4年的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新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省部級科研項目9項、廳級科研項目4項,縱向經費485萬元;新增橫向科研項目6項,橫向到賬經費524.5萬元;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湘潭市科技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31篇、出版專著4部;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項、軟件著作權登記8項;培養碩士研究生8人;5人晉升高一級職稱,其中3人晉升教授,2人晉升副教授;2人受資助出國訪學。
團隊負責人為黃中華教授,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湘潭市人民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湖南省普通高校學科帶頭人。

l“能源裝備設計理論與科學計算”創新團隊
能源裝備設計理論與科學計算團隊現有教師、實驗師等各類科研人員13人。針對新能源裝備和汽車核心零部件高可靠性需求,依托風電運維與測試技術湖南省工程實驗室、汽車動力與傳動系統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等省級科研平台,圍繞旋轉機械動力學反問題理論、高性能工程優化、可靠性設計與評價等方向開展應用科學研究、成果轉化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成果成功應用于液體動靜壓電主軸、大功率風電齒輪箱和新能源裝備結構可靠性優化等工程領域。獲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三等獎、發明創業獎一、二等獎、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餘項,發表高水平論文100餘篇,出版專著和教材10餘部。
團隊帶頭人毛文貴,機械工程、教授、碩士生導師。湘潭市高層次人才,湖南省故障診斷與失效分析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振動工程學會轉子動力學專業委員會理事。

l輕質材料及構件精密成型及加工關鍵技術創新團隊
輕質材料及構件精密成型及加工關鍵技術創新團隊對接國家及湖南省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産業需求,立足湖南省先進材料産業鍊,依托汽車動力與傳動系統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級科研平台,針對金屬合金材料精密加工難、精度低及複合材料加工成型難等瓶頸問題,開展金屬微納米加工技術及輕量化金屬複合材料成型加工研究,突破關鍵技術壁壘,從而實現應用科學研究、成果轉化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團隊現有專職人員10人,其中博士以上人員6名。形成了一支科研能力強、在細分行業領域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團隊。團隊依托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機械學院平台先後獲得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發明一等獎、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三等獎等。
團隊帶頭人吳安如博士,二級教授,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碩士生導師;負責人高平平博士,副教授,高級工程師,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碩士生導師,獲湖湘青年英才(湖湘青年科技創新人才)、省新興優勢産業鍊中層骨幹人才、湘潭市高層次人才稱号。迄今為止,團隊已申請專利50餘項,發表SCI論文50餘篇,團隊成員主持和參與5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省級課題、十餘項企業合作技術攻關項目。團隊帶頭人和負責人于2021和2022年獲得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三等獎、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服務業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多個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