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院簡介
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坐落于一代偉人毛澤東的故鄉湖南省湘潭市,是湖南省人民政府舉辦的本科院校。學校是教育部“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試點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實施高校;是湖南省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首批“2011計劃”入選高校、湖南省“雙一流”建設高水平應用特色學院、湖南省本科一批招生單位。
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已有63年辦學曆史,現設有能源動力、材料與化工2個碩士專業和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工業工程等7個本科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2016年和2020年先後兩次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為湖南省一流專業建設點。獲批省一流課程5門。
學院現有教職工112人,專任教師101人。其中教授17名,具有博士學位56人。擁有包括中組部千人計劃專家1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2名等在内的省部級以上人才稱号者25人。擁有湖南省研究生優秀教學團隊、湖南省高校優秀教學團隊等5個省級以上教學團隊
學院産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特色鮮明,與吉利汽車、哈電集團、湘電集團、屹豐汽車科技集團等50多個企業合作共建了校外實習實踐基地,建有包括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省級産學研合作示範基地、省級優秀實習基地、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心等在内的各類國家級、省級教學平台12個。學院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成效顯著,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的大學生創新團隊為全國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近五年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得國家級80多項,省級獎勵130項,連續兩屆獲得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

二、學科方向
學院對接國家及湖南新能源戰略性産業需求,立足長株潭風電裝備制造和新能源汽車千億産業鍊,圍繞風電裝備和新能源汽車設計制造及運行中涉及的動力學、機電系統、結構設計、輕量化技術等方向開展科學研究與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凝練了“新能源裝備動力學分析與可靠性評估”、“機電系統設計與控制”、“輕量化材料制備與成型技術”以及“先進設計理論與應用”等主要研究方向。
團隊名稱 |
主要研究内容 |
新能源裝備動力學分析與可靠性評估 |
圍繞大型風電機組等能源裝備設計制造及運行中的動力學問題開展相關研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風電裝備動力學分析與設計、振動能量采集與應用、狀态監測與故障診斷等。 |
機電系統設計與控制 |
圍繞風電運維特種機器人等複雜機電系統設計理論與控制技術開展相關研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混合動力系統設計、特種機器人設計、多機器人協同控制、風電機組性能試驗技術等。 |
先進設計理論與應用 |
圍繞新能源裝備和工程車輛及核心零部件高可靠性技術,開展非概率和多物理場耦合系統可靠性理論、數字化設計方法研究,主要研究領域旋轉機械動力學反問題理論、高性能工程優化、可靠性設計與評價等。 |
輕量化材料制備與成型技術 |
圍繞工程車輛及新能源裝備輕量化設計所采用的鎂、鋁合金等高性能材料制備理論和方法以及先進制造技術開展理論和應用研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輕量化材料的制備及其工藝-組織-力學行為研究、高強鋼零部件熱成形工藝與數值模拟、材料表面改性及複合表面處理新技術等。 |
材料表面處理與儲能材料 |
圍繞高溫钛合金的表面處理,高溫Ni基合金的強韌化、計算與表面處理,高性能/柔性儲能材料等相關研究。主要研究領域關鍵、急需材料的研發與制備,積極服務航空航天、武器裝備、新能源等。 |
新型金屬材料制備與應用 |
圍繞汽車輕量化及車用核心零部件材料,開展材料制備、材料的設計與分析、金屬材料的制備、材料的加工成型以及回收利用等研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新金屬材料的成分設計、變形機制、微結構調控和多功能應用等。 |
三、科研平台
序号 |
名稱 |
獲批年份 |
1 |
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車輕量化 |
2020 |
2 |
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複合材料成型裝備 |
2019 |
3 |
湖南省“雙一流”應用特色學科—機械工程 |
2018 |
4 |
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汽車動力與傳動系統 |
2018 |
5 |
湖南省工程實驗室—風電運維與測試技術 |
2016 |
四、教學平台、團隊
序号 |
名稱 |
獲批 年份 |
1 |
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湖南曉光汽車模具有限公司湖南省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 |
2022 |
2 |
智慧機械湖南省創新創業教育中心 |
2022 |
3 |
國家一流建設專業建設點—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2020 |
4 |
湖南省一流建設專業建設點—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20 |
5 |
湖南省一流建設專業建設點—機械電子工程 |
2020 |
6 |
湖南省研究生優秀教學團隊—機械動力學與控制 |
2019 |
7 |
湖南省普通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心(機械類專業) |
2018 |
8 |
湖南省普通高校機械類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 |
2016 |
9 |
全國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科技創新團隊 |
2015 |
10 |
湖南省普通高校機械類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
2015 |
11 |
湖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混合動力系統設計與控制 |
2014 |
12 |
教育部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2013 |
13 |
“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株洲齒輪有限責任公司”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2012 |
14 |
湖南省高校優秀教學團隊——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
2011 |
15 |
湖南省高校優秀實習基地(株齒) |
2010 |
16 |
湖南省高校基礎課示範實驗室(機械基礎) |
2005 |
五、科研成果獲獎
序号 |
科研成果名稱 |
獲獎名稱及獎勵 |
獲獎 時間 |
1 |
海上風力機樁基健康狀态監測與沖刷保護關鍵技術及應用 |
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獎創新獎一等獎 |
2021 |
2 |
冶金用超大功率石墨電極抗氧化浸漬新技術及應用 |
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獎創新獎二等獎 |
2021 |
3 |
金屬微納米加工關鍵技術及應用 |
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
2021 |
4 |
産學研合作促進獎 |
中國産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 |
2021 |
5 |
兆瓦級風力風電機組性能試驗技術與應用 |
發明創業獎創新獎 |
2021 |
6 |
大功率風力發電機性能試驗技術 |
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20 |
7 |
超(超)臨界鍋爐金屬管道運行狀态快速檢測技術及裝置 |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技獎二等獎 |
2019 |
8 |
惡劣工況下高可靠性自動變速器離合器研發及其推廣應用 |
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2018 |
9 |
大型電站鍋爐管道健康狀态檢測評估技術及應用 |
湖南省技術發明三等獎 |
2018 |
10 |
5兆瓦直驅永磁海上風力發電機組的研發與應用 |
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18 |
11 |
極端工況液體靜壓(電)主軸及轉台關鍵技術與應用 |
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
2017 |
12 |
高溫鍋爐管道無損檢測評估技術 |
湖南省測控技術與智能診斷科技成果一等獎 |
2017 |
13 |
極端工況液體靜壓(電)主軸及轉台關鍵技術與應用 |
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2016 |
14 |
巨型液壓機關鍵狀态參數監測技術及應用 |
湖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 |
2016 |
15 |
鐵(錳)基氧化物的低維化磁性及其應用基礎研究 |
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16 |
六、教學成果項目
序号 |
教學成果名稱 |
獲獎名稱及獎勵 |
獲獎時間 |
1 |
面向先進制造業的機械類應用型現場工程師培養探索與實踐 |
湖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 |
2022 |
2 |
機械類應用型人才"校企協同、六頻共振"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
湖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
2019 |
3 |
項目驅動與科技創新相結合的工程訓練模塊化教學改革與實踐 |
湖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
2019 |
4 |
理念引領,模式創新,機制保障——地方院校應用型卓越工程師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
湖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
2016 |
5 |
2021湖南省高校教師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創新大賽 |
湖南省二等獎 |
2021 |
6 |
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 |
湖南省三等獎 |
2020 |
7 |
全國金工與工訓青年教師微課教學競賽 |
全國一等獎 |
2019 |
8 |
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師課堂教學競賽 |
湖南省二等獎 |
2018 |
9 |
第四屆全國高等學校教師圖學與機械課程示範教學與創新教學法觀摩競賽 |
全國二等獎 |
2017 |
10 |
全國工程材料與機械制造基礎/工程訓練青年教師微課比賽 |
全國一等獎 |
2016 |
七、科研項目
序号 |
名稱 |
來源 |
立項時間 |
1 |
基于多生物特征融合的洋流發電機葉片仿生優化設計及其動力學特性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2201 |
2 |
低頻波浪能量收集系統整流調控機制與動力學特性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2201 |
3 |
風載荷作用下大功率蝶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動力學災變特性及其抗災變方法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2201 |
4 |
不确定海況耦合作用下風力機固定基礎健康監測與動态可靠性評估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2101 |
5 |
磁電二維複合陶瓷的微結構調控與磁電耦合效應增強原理及方法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2001 |
6 |
直驅永磁風機軸系彎扭耦合非線性振動機理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901 |
7 |
面内壓電振動能量采集放大機理與動力學設計方法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901 |
8 |
液體動靜壓電主軸磁-流-固全狀态時效載荷識别理論與方法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801 |
9 |
洋流沖刷效應作用下海上風力機支撐結構動力學特性與防護方法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801 |
10 |
低場下磁驅動形狀記憶合金的可逆磁熱效應及其調控機理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801 |
11 |
基于開口火藥氣體沖刷試驗钛合金/Ta-W塗層體系燒蝕、沖刷行為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701 |
12 |
滑動軸承熱彈流潤滑的非概率可靠性分析理論與方法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701 |
13 |
塑性成型稀土鎂合金疲勞損傷機理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601 |
14 |
多兆瓦級海上風力機葉片的非線性振動與控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501 |
八、産學研項目
序号 |
産學研項目 |
合作企業 |
時間 |
1 |
空間在軌道維修性分析與評價軟件開發 |
國防科技大學 |
2021 |
2 |
技術發展路線圖動态規劃模型構建 |
空軍工程大學 |
2021 |
3 |
渦流探傷儀自動化研究 |
湖南江濱機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2021 |
4 |
智能快遞自動分揀廠區裝修設計與制造 |
連雲港亞風速遞服務有限公司 |
2021 |
5 |
電梯運行安全監控一體化系統 開發及應用 |
湖南聯合城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2021 |
6 |
貴陽市科技館航天特色館 “科普教室創客設施”制作 |
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 |
2021 |
7 |
航空發動機渦輪盤加工用 T15粉末鋼的研發 |
湖南新發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2021 |
8 |
630v超高壓電容器制備關鍵技術 研究開發 |
江蘇瑞友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2021 |
9 |
高耐磨鋁基碳化矽複合材料研發 |
普施耐(蘇州)工業技術有限公司 |
2020 |
10 |
冶金用石墨電極抗氧化真空浸漬裝置 的設計開發 |
武漢京冶武工業技術有限公司 |
2020 |
11 |
工裝數字化檢測工藝研究項目 |
重慶嘉陵特種裝備有限公司 |
2020 |
12 |
新能源汽車變速器研究開發 |
湖南吉盛國際動力傳動系統有限公司 |
2018 |
九、科研成果
近5年來,學院教師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4項,省部級項目40餘項,發表高水平論文50餘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0餘項,科研到賬經費9000餘萬元,近5年實現成果轉化9項,産生直接經濟效益1.5億元。

十、實驗條件
學院建有海洋風波流多功能循環水槽、多功能電傳動試驗台、六自由度運動采集與分析系統、數據采集分析系統、真空電弧爐、正置材料顯微鏡、倒置材料顯微鏡等價值3500萬可用于科研和教學的實驗儀器設備。

十一、引進待遇
人才類型 |
具體标準(單位:元) |
待遇 |
安家費及購房補貼 |
科研資助基金 |
|
自科類 |
社科類 |
|
學科領軍人才 |
200萬起 |
500萬 |
150萬 |
根據學校确定的目标任務面議 |
學科帶頭人 |
120萬起 |
200萬 |
80萬 |
學術帶頭人 |
60萬起 |
20-40萬 |
10-20萬 |
博士 |
40-55萬 |
10萬 |
6萬 |
薪酬按省直事業單位工資及《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績效工資改革實施辦法》,多勞多得。 |
備注: 1. 博士引進解決事業編制; 2. 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曆學位的博士配偶,可協議安排工作。需要解決配偶工作的博士服務期延長2年; 3. 博士到崗工作并簽訂服務協議後,安家費可一次性發放。其中a) 博士基本安家費40萬元;b) 根據個人學術業績和學習經曆,按照《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學科建設經費中列支人才經費的規定(試行)》等文件規定,安家費可适當上浮1-5萬;c) 博士來校三年内獲國家自科、社科基金或省級人才稱号,安家費獎勵10萬元。 4. 博士經認定後享受講師待遇,取得相應的業績後可按學校政策享受教授關鍵崗的業績績效工資; 5. 業績突出的博士可通過“綠色通道”申報校聘高級職稱; 6. 博士進校後鼓勵加入科研團隊,且支持進站做博士後或出國進修訪學; 7. 所有人才來校工作後将按照學校政策享受醫療保健、配偶安置、子女入學等與我校同類人員同等待遇,同時還可申請由湖南省及湘潭市提供的人才引進待遇,湘潭市對高層次人才的子女入學有特殊的優惠政策。 8. 學科領軍人才、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的引進,待遇和工作任務面議,鼓勵學科團隊引進。 |
十二、引進計劃及要求
招聘崗位 |
學科(專業) |
學曆學位 |
博士計劃數 |
急需緊缺專業碩士計劃數 |
備注 |
教師 |
機械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12 |
/ |
管理科學與工程要求工業工程方向,材料科學與工程要求材料加工方向 |
實驗教師 |
機械工程、電氣工程、能源動力 |
碩士研究生及以上 |
/ |
2 |
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 |
十三、聯系方式:
咨詢電話:0731-58688956(陳院長)
學校網址:www.hnie.edu.cn
聯系郵箱:chengq@hnie.edu.cn
學校地址:湖南省湘潭市福星東路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