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人才培養目标
立足湖南、面向全國、服務區域經濟和現代制造業發展需求,培養具有人文情懷、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工程實踐能力,能在機械行業從事機械産品設計制造、工程應用和運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工程應用型人才。
二、專業優勢與特色

專業發展曆程
本專業源于1958年創辦的機械制造工藝與設備專業,2000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10年列入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2013年入選教育部首批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016年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湖南省二本院校中第一個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專業。2018年湖南省雙一流應用特色學科。2020年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第二次接受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家現場考查并獲通過。2021年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
本專業經過64年的辦學積累,始終堅持以培養服務生産一線的機械類應用型現場工程師為目标,探索和實踐了以需求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注重應用能力培養的地方院校機械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形成了鮮明的機械類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辦學水平在全國同類院校中處于前列。
三、辦學條件與成效
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44名,其中專職實驗崗位教師3人,師生比為1:18.1。教師中有正高職稱13人,副高職稱10人,中級1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有15人,碩士學位16人。擁有湖南省優秀教學團隊1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人選2人,湖南省優秀教師1人,湖南省高校學科帶頭人2人,湖湘青年英才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選3人,湖南省骨幹教師4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2人。具有企業相關工程實踐經驗的教師30餘人。
建有1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1個湖南省工程實驗室,擁有實驗實訓設備總值3000多萬元。與吉利汽車共建了吉利汽車産業學院,與株洲齒輪有限公司、湖南江濱機器集團、湘電集團等50多家企業簽訂了産學合作協議,在科學研究、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合作。

深入開展校企合作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簽署産學研合作協議
學生參加國家級、省級學科競賽獲得獎勵104項,其中國家級獎勵24項。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小平科技創新團隊”稱号。

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稱号

學生參加國家級學科競賽獲獎
項目名稱 |
獎項 |
2022中國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創意大賽中國行業卓越工程師教育聯盟第五屆恒星杯畢業設計大賽 |
全國二等獎 |
2021國際青年人工智能大賽 |
全國一等獎 |
2021中國機器人技能大賽 |
全國三等獎 |
第三屆中國高校智能機器人創意大賽 |
全國三等獎 |
第八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 |
全國一等獎 |
第二屆中國高校智能機器人創意大賽 |
全國一等獎 |
第五屆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 |
全國二等獎 |
全國大學生成圖與産品建模創新大賽 |
全國二等獎 |
全國3D大賽十周年精英聯賽 |
全國二等獎 |
本專業畢業生以“下得去、穩定住、留得下”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學生就業率長期保持在95%左右。
年份 |
畢業生數 |
升學人數 |
就業人數 |
創業人數 |
就業率 |
2021年 |
167 |
29 |
134 |
4 |
97.8% |
2020年 |
172 |
31 |
126 |
0 |
91.3% |
2019年 |
163 |
15 |
139 |
9 |
94.5% |
2018年 |
144 |
21 |
119 |
4 |
97.2% |
四、學生的畢業去向
學生的畢業去向大緻為四個方向:
(1)在汽車制造行業從事汽車零部件的加工工藝設計、工裝夾具設計、産品質量分析及控制等工作。
(2)在機械制造行業從事機械設計、産品研發、加工工藝設計、生産管理與組織等工作。
(3)在儀器、儀表、家電及通信等行業從事零部件的加工工藝設計、模具設計、質量分析、生産管理與組織等工作.
(4)在科研院所從事技術研發工作,讀研、讀博繼續升造。
大多數學生簽約上海昆山佰奧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捷佳偉創新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哈電風能有限公司、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事業單位。
本專業學生考研平均錄取率達到15%左右,考取學校包括南京大學、湖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等國内外知名院校。
表1 2021屆機械設計專業部分畢業生就業去向

表2 近兩屆機設專業部分畢業生讀研學校
